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仍然是全球养猪业面临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日,西班牙东北部发现的高致病性PRRSV-1毒株(自2020年首次识别)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了全新挑战。虽然这些强毒株在田间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其全面的实验特性尚待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针对西班牙新发的高致病性PRRSV-1毒株Lleida029_22,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研究,涵盖了遗传溯源、体外复制特性以及双感染途径(肌肉注射/滴鼻)致病机制。
近期,在《WileyOnlineLibrar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Lleida029_22毒株的遗传特征与对猪的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Lleida029_22毒株属于与PRRSV-1 Rosalia疫情相关的新分支,并且与意大利的高致病毒株PR40具同源性。此外,该毒株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和PAM-KNU细胞中能够高效复制,但在MARC-145细胞中则无法复制。
为评估其致病性,本研究采用肌肉注射(IM)和滴鼻(IN)两种接种方式,向8周龄的仔猪接种相同剂量(2×105 TCID50)的Lleida029_22菌株。结果显示,IM接种组在14天内发生100%死亡,并伴有高病毒血症和显著的肺部病变;相比之下,IN接种组的死亡率仅为30%,存活猪在63天后康复,但长时间表现出病毒血症和排毒。
有意思的是,IN感染与实际西班牙农场由于高毒力Rosalia毒株引发的疫情临床症状高度一致,而IM感染则揭示了医源性传播的潜在风险。
研究背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对全球养猪业威胁极大的病原,因其高度变异性和多样性导致现有疫苗的效果不稳定。2020年,一种名为“Rosalia”的高毒力PRRSV-1毒株在西班牙出现并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相关遗传分析显示,该毒株可能源自意大利的高毒株PR40,并经过变异重组形成。尽管此毒株在田间造成高流产与死亡,但缺乏系统的实验研究数据以支持对其的深入分析。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全面表征由Rosalia疫情分离的高毒力PRRSV-1毒株,采用肌肉注射(IM)与鼻内(IN)两种接种途径对8周龄的仔猪进行实验。
本研究具体检测指标包括:临床表现与死亡率;对死亡及剖检猪进行病理检查;检测血清、唾液、鼻拭子、直肠拭子及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并进行病毒分离,以分析病毒动力学与传播潜力;评估PRRSV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深入理解免疫反应。
核心意义
本研究为现有疫苗效力评估、新疫苗开发及对高致毒株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提供了关键实验模型和数据基础。
结论
研究表明,肌肉注射(IM)与鼻内接种(IN)在致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IM感染导致100%急性死亡,而IN感染则仅有30%死亡率,且存活猪最终能够完全康复。这一结果强调了在农场操作过程中,肌肉注射可能显著增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经过以上研究,我们对PRRS的致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抗击这一重要病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同时也突出了尊龙凯时在生物安全和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这将为全球养猪业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